欢迎来到内蒙古艾裕科技有限公司

智慧医疗解决方案

品牌:

类别:智慧城市

智慧医疗,智慧医院,智慧康养...

在线订购

十年医改,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。站在新的起点,前路依旧任重道远。基于麦肯锡多年对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精耕细作,我们对行业现状及未来图景展开了深入思考,现集结为《把“麦”医疗》系列,包括医生、医院、投资、产业等多个主题的文章,希望引发各方的有益探讨和实践探索。

互联网和数字化已在众多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,医疗健康领域也不例外。在供给侧,人工智能、机器人、精准医疗、3D打印、虚拟现实、远程医疗等新技术正逐步应用在医疗服务中,以控制成本、提升效率和优化质量。在需求侧,科技不断改变患者对医疗的期望,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得到更高效、便捷、舒适的医疗服务。在此背景下,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,医院通过“智慧升级”进行自我变革的时刻已到。同时,智慧医院也是“智慧城市”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。

全球智慧医院发展概览

美国在智慧医院技术应用方面全球领先,超过30%的美国医院已通过HIMSS EMRAM六级及以上评审1,表明它们已能熟练使用EHR(电子健康记录)系统,而在多数其它国家,只有不到5%医院通过此评审。在智慧医院技术投资方面,亚太地区正迅速赶上。如新加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数字化整合医疗系统,新加坡卫生部还推出一系列数字化目标、平台和应用程序,以扩大医疗服务范围、提升质量和价值。日本最近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建立10所人工智能医院,旨在解决医生资源短缺问题。近两年中国亦陆续出台医疗数字化政策,鼓励 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,促进大数据应用发展,建立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。

智慧医院建设的商业价值已非常明确。麦肯锡分析显示,在很多国家,科技场景落地所节约的成本,相当于年医疗总支出的10%。投资机构也看到此机遇,例如美国在医疗健康科技解决方案领域的投资额,从2011年的10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80亿美元2

中国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发展

在中国,智慧医疗的需求和落地有丰富的土壤:移动设备高度普及,数字化在支付等日常生活场景充分渗透,以及基层医疗能力较薄弱。监管部门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,推动和指导智慧医疗发展:

  • 2015年7月,《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医疗、远程服务和跨医院数据共享。

  • 2016年10月,《健康中国2030》提到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,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。

  • 2017年2月,《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“十三五”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中心及区域中心、100个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,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。

  • 2018年4月,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发展的意见》提出二级以上医院2020年前普遍提供智能导医、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,三级医院2020年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。

  • 2018年9月,卫健委发布《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、《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(试行)》及《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(试行)》,明确互联网医院性质及与实体医疗机构关系、互联网诊疗活动准入程序和监管,以及互联网医院的法律责任关系。

  • 2019年3月,《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(试行)的通知》,提出建立0~5级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。

下文中,我们将深度分析驱动智慧医院变革的关键趋势,定义面向未来的智慧医院,并探讨对投资方及运营方的启示。 

智慧医院变革的五大趋势

麦肯锡研究显示,包括中国在内,全球智慧医院发展都将受到五大趋势持续驱动(图1):

趋势一:全周期健康管理

不断升级的健康理念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,使消费者需求从“医疗”向“健康”延伸,包括健康管理、健康生活、疾病预防和康复护理等全周期服务;支付方控费压力亦进一步加深了此转变。以新加坡为例,政府成立保健促进局(Health Promotion Board),通过宣传循证医学与疾病预防知识,鼓励居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,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率与进展风险。此外,新加坡保健促进局还重点推进非医疗机构患者护理路径,以减少居民医院就诊次数。

趋势二:高质量临床结果

医疗失误与过度医疗造成巨大资源浪费。美国研究表明,门诊误诊率可高达5%,约10%的患者死亡由误诊造成3。世界卫生组织估计,即使在发达国家,每年也有7%的住院患者发生医疗感染4。由于过度医疗,仅在美国每年就造成超过2100亿美元的医疗资源浪费5。以上数据表明,医疗服务体系急需提升诊疗质量,而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体需要根本转变。

趋势三:零售化健康服务

在成熟市场,单一医院为全体患者提供全部服务的模式正被逐步取代,医院与其他医疗服务提供方(如家庭医生、诊所、药房、康复中心等)不断深入整合,形成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(图2)。例如在美国,领先的零售药房可提供多种常规检测和治疗服务。在中国,政府正通过大力发展家庭医生服务、社区卫生中心和第三方服务机构,推动医疗服务去中心化。

趋势四:主动型患者参与

如今,全球各地患者掌握更多医疗知识并积极参与医疗决策过程。他们主动问询信息,并开始明确表达治疗和支付方案偏好。同时,技术创新使线上问诊、多学科诊疗等新型医疗模式更加可及,推动医院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发展。

 

趋势五:精细化开支管理

日益增加的医疗开支,使支付方和医院对成本控制的需求更为迫切。全球主要国家卫生开支均持续增长:美国医疗支出占GDP比重超17%6;中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约为6%,且逐年上升7,许多省市面临医保预算压力。各国医疗系统都在推动基于价值的支付方式改革,促使医疗机构与支付方共同承担风险,如美国引入“按治疗事件支付”(Episode of Care),中国试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(DRG)等。

 

未来智慧医院的五大要素

我们认为,智慧医院不是所有医疗服务的集大成者,而是医疗体系中提供高价值服务的卓越医疗中心。在此体系中,疾病预防及健康管理可在诊所、药房甚至患者家中进行,简单的疾病诊疗操作可被诊所或专科医院承接,而辅助检查(如影像、检测)可被第三方机构承接。在大部分成熟市场,智慧医院的核心服务将聚焦手术治疗、重症监护及疑难病症诊治。

在中国,受限于基层医疗能力,智慧医院角色的演化进程与成熟市场有所不同。未来十年,医院仍将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,兼顾门诊和住院任务,带领基层机构形成医联/医共体,共同承担区域的居民健康管理。

未来智慧医院将具备以下五大要素(图3):

要素一:跨机构互联互通

医疗服务体系除智慧医院,还包含监管方、支付方、产品方及其他医疗服务提供方。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,确保数据在各机构间互联互通、实时共享,对患者获得高品质、高效率、高便捷的服务至关重要。例如悉尼Adventist Hospital自行开发电子病历系统及虚拟数据中心,集成院内各维度数据,并通过移动应用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“秒级”数据读取。

跨机构互联互通要点包括:

  • 个人健康档案汇集初级诊疗数据、第三方服务数据(如体检、检验)及医院病历数据。

  • 信息系统支持智慧医院及其他机构实时数据连通共享。如法律允许,个人健康数据还可与保险支付数据,甚至个人行为数据(如可穿戴设备、互联网平台数据)进一步整合。

  • 医院与各机构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及结构,就数据采集、存储、传输、使用等操作建立规范,确保数据在安全私密的前提下被合理使用。

在某些生态体系中,智慧医院是信息整合方,但数据整合范围可能受限于个体医院的数据覆盖及影响力。在其它生态体系中,政府部门或支付方扮演信息整合方角色,此时智慧医院有望获取医院外的全场景健康服务数据,最大化数据价值。无论何种情形,跨机构互联互通都是赋能智慧医院的基础。

 智慧医疗.png

要素二:自动化高效运营

传统医院属于劳动密集型机构,而智慧医院将利用自动化设备优化运营及流程,大幅提升医院生产效率及精度,例如:

  • 利用射频识别(RFID)、条形码等物联网感知技术优化医院内部资产管理流程,支持人员及物资实时可识别、可追踪、可溯源。

  • 利用自动化流程及设备取代传统人工操作,在患者端(如开具处方、检查化验、取药收费)及医院后台端(如药品、器械、样本等物流传输及管理)提升效率。

  • 基于互联网的住院管理、电子排班可精益化医院人员及流程管理。

全球领先的智慧医院均在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。如北美第一家全数字化运营医院,多伦多Humber River Hospital利用物联网技术、自动化设备、机器人、智能工作流及运营管理系统等,实现约80%的后台操作自动化,大幅缩减药品发放及临床检验时间,提升工作人员效率8

 

要素三:全流程重塑体验

利用技术手段,医疗机构更能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,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。医疗服务将突破医院的物理边界,延伸到诊前、诊中、诊后每一个环节(图4)。

例如,位于韩国首尔的三星医学中心(Samsung Medical Center)在提升体检服务体验方面走在前列。利用射频识别系统和电子标签,可对每位患者进行实时识别及定位,并在电子屏幕或移动端显示定制化信息(如排队情况、等待时间)。

 

要素四:大数据驱动决策

医院常因缺乏充足整合的结构化数据而难以挖掘数据价值,但智慧医院可通过院内及院际集成平台及数据中心来驱动智能分析。当然,在任何场景下收集数据都需遵守法律规定并保护患者隐私。医院基于集成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,通过实时监测、风险预测、及时干预,可大幅提升诊疗质量及运营效率。大数据分析在智慧医院中的应用场景包括:

  • 诊断方面,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处理医学图像,诊断一系列疾病。研究表明,人工智能已具备与普通医生相当的诊断准确率9。例如,杭州邵逸夫医院正在研究运用人工智能评估肝病诊断分级;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合作,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处理电子病历数据,多种常见儿科疾病诊断准确率已与经验丰富医生相当10

  • 预防与治疗方面,基于电子病历的大数据分析有助于早期预警及提前干预。利用患者行为、医疗和理赔数据,医院可对高风险患者再入院风险及慢病进程进行预测。虽然发展中国家数据质量存在挑战,但经验表明,只需几年的理赔数据即可建立相对准确的风险模型,帮助医疗机构设计更好的人群健康管理项目。

  • 运营管理方面,智慧医院的手术排班可由大数据分析优化,根据潜在手术时间及难易要求,整合零散的时间表,减少手术室空置。

 

要素五:持续性创新机制

尽管信息技术必不可少,但智慧医院并不只是一个信息化项目。相反,智慧医院是由管理人员、医生、护士等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,需要建立持续的开放合作机制,以便更快发现问题,提出创新方案,并在医院内试点和推广解决方案,从而改善医疗质量和患者体验,优化临床流程,有效控制成本。

美国山间医疗(Intermountain Healthcare)以系统性创新著称。该机构成立了多个专门临床项目组,由医生、护士、统计师、数据科学家及医学信息、财务和其他职能管理人员共同组成。各临床项目组在重点疾病领域发现一线临床和管理问题,开展分析,提出改进建议,进行试点实践并追踪结果。严格的项目组管理及跨职能团队构建,确保山间医疗持续优化和提升能力11

 

智慧医院发展启示

为打造智慧医疗生态体系,我们建议,政策制定者可考虑发挥牵头作用,做好区域医疗服务生态体系的顶层设计。在遵循“管办分离”原则的前提下,既要构建整合信息系统,也要完善配套支持体系。

  • 牵头规划顶层战略:规划去中心化的医疗服务生态体系蓝图;减少“大而全”单体医院建设;引导各专业机构开放合作,扬长避短。

  • 构建整合信息系统:打通各医疗机构信息网络,保障临床和运营数据在体系内互通互联。加强监管以规范数据治理,制定数据标准及使用原则,切实保护患者隐私。

  • 建立配套支持体系:去中心化的医疗服务生态体系需要一系列配套机制支持,才能确保信息及服务在体系中有效流通和协同,例如通过支付创新提供有效激励,鼓励消费者尝试新的数字应用及健康管理项目。

对医院投资及管理团队而言,需要采取的重要举措包括:

  • 参与打造生态体系:在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完善的过程中,智慧医院管理团队应关注高价值服务,形成差异化竞争力,而不必面面俱到。

  • 设计落地智慧场景:医院“智慧化”并不是终极目标,而是持续创新的路径。医院管理团队应将智慧化愿景转化成一系列应用场景,并设计清晰的落地路径,而不能单纯聚焦于信息系统升级。

  • 加强营建创新环境:智慧医院不断创新的动力不仅来源于信息技术发展,更来源于医院员工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对体验的不懈追求。软性实力对于智慧医院更加重要,但常被忽视。可采取的措施包括:

    • 与高校、科研机构、创新企业等开放合作,不断为医疗服务输送创新成果

    • 与政府、意见领袖、行业协会等合作,以更开阔的视野思考医疗服务发展方向,推广智慧医院理念及技术

    • 通过培训,加深员工对智慧医院乃至智慧医疗体系的认知,提升前沿技术应用能力

    • 在推动变革的同时重视变革管理

□    □    □

智慧医院将不同于今天所见之医院。在逐步去中心化的医疗服务体系中,智慧医院专注于核心业务,以灵活高效的方式与其他医疗机构互联互通。被数字化赋能的医护人员将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、更好的就医体验,并持续不断推动医疗服务创新。


相关产品